近兩年,社區生鮮店可謂是遍地開花,既有美團、阿里、蘇寧等巨頭涌入,也有不少小超市轉型入局,作為想要進軍社區生鮮的你,知道社區生鮮店有哪幾種模式嗎?當前的社區生鮮業態可謂五花八門,但歸結起來,可以大致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。


第一種社區生鮮店模式:面積在300平方米左右,SKU數為1600種左右的生鮮專營店

以基本款生鮮品類為主打,通過大規模采購,降低綜合成本使得其商品在品質和價格上具有較大優勢,通過搶占社區入口的選址策略來服務周邊500米的家庭生鮮消費。

這種模式的代表為生鮮傳奇

生鮮傳奇簡介:

立足于鮮產品及廚房周邊商品,利用精準的貨架管理和同城低價優勢,聚焦消費者廚房的核心品類,滿足25歲-65歲家庭消費者一日三餐需求。

生鮮傳奇的特色優勢:

軟折扣:
自有品牌占整體的一半左右,堅持低價,也會有促銷,通過陳列、環境和服務等方式讓消費者覺得便宜。

門店標準化:
采用“五定”原則來對一家門店進行標準化復制,五定原則為定位、定品、定數(SKU數)、定價(零售價)、定架(貨架組數)。

商務電子化:
通過自有APP加強顧客與門店的連接,“一鍵呼叫店長”功能解決家庭婦女或中老年客群不善使用智能手機的痛點。

第二種社區生鮮店模式:經營面積100-300平方米之間,在便利店品類的基礎上引入生鮮品類。

對于“便利店+生鮮模式”,業界爭議較大。質疑一方的核心觀點是,生鮮的消費場景是家庭消費,而便利店的消費場景為個人消費,特別是一些上班族白領消費,將兩種業態生硬組合在一起,頗有“拼湊”的嫌疑。但支持的一方則表示,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中,便利店對標的80后、90后客群是隨著便利店成長起來的一代,如果便利店能夠滿足其生鮮消費需求,同時省去她們在菜場挑選、議價以及回家清洗等流程,這對他們具有極大吸引力。


這種模式的代表案例有永輝生活好鄰居全渠道社區會員店等。

永輝生活:

永輝生活門店原名永輝會員體驗店,是2015年創立的品牌,歸屬由永輝旗下子公司永輝云創的業務。經營范圍以生鮮、干貨、酒水及生活中常用的日用百貨為主,其中生鮮占比高達50%,定位為家門口的永輝。透過全球供應鏈結合智慧零售,打造的新零售模式,貼近生活與社區。

特色優勢:
“地網+天網+人網”的三網融合
1公里1家門店,以生鮮為切入口快速布局全國,在線下布一張高密度的“地網”;
“永輝生活APP+京東到家“,30分鐘快送,快切門店周邊3公里消費需求的“天網”;
永輝合伙人制的“人網”,鏈接起門店的合伙人和用戶,實現員工團隊的穩定和用戶服務的連貫性。


 
以上就是兩種常見的社區生鮮店模式,社區生鮮以其“小而精”的經營模式、與消費者最近的距離,成為零售業內最火熱的業態之一。生鮮電商作為生鮮流通新渠道,發展速度快,成長空間廣闊,近年來多次成為資本風口,曾出現過多家“明星企業”。但因為供應鏈改造復雜、資金需求量大、損耗率難以控制、時效性要求高、毛利率低和存在一定反規模經濟等挑戰。社區生鮮店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獲得一席之地,質優價廉的產品是其立身之本,同時輸出相應的知識體系,增強顧客與門店的關聯。除此之外,社區團購作為新興的銷售模式,成為社區生鮮新的突破口,更多模式還有待解鎖。

關注“中侖網絡”公號,進入中侖學院學習更多開店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