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鮮門店運營專注在店面環境,產品陳列,燈光效果及單品包裝,強調用戶感官體驗。如果利潤主要來源純產品商品,門店的消費體驗也至關重要。總之,門店運營歸結為三個字“摳細節”。
 
細節一:價格戰
價格是個非常明顯的消費門檻,高了就阻擋很多人入店消費,低了又面臨成本壓力。解決價格問題,最大頭是采購,然后是門店位置所帶來的基礎流量(消耗多少因價格而起的成本),再次是門店運營產生的商品流動和消耗止損。
社區生鮮門店選址主要集中在小區周邊和公交站點附近的交匯處,人流量天然大,背靠小區,前倚公交路站,來往行人被低價促銷的產品吸引圍觀,紛紛入店。
把選址的標準集中在農貿市場附近,來生鮮店的用戶多是沖著生鮮食品而來,本身就是產品商品的目標用戶群,天然篩選好了,不再需要高音喇叭擴散,只需做好店面環境的布置即可。


 
 
商品流動和降低損耗方面,明確要求用戶不允許挑選,盡管在低價促銷區沒有做單個包裝,但產品本身已經做過嚴格挑選;沒有明確的低價促銷區,但每個商品都做了最終結果的挑選和包裝,拿到的商品已經稱過斤兩,并根據商品外觀做適當調整,貼碼標價。
 
細節二:門店環境
門店環境包括很多,如門店外觀、店內裝飾、入店溫度、燈光色彩、墻紙圖案、貨架布局、產品擺放、商品包裝、VI設計、員工形象等等,每一項都是細微的運營工作。
相信大家都見過路邊的產品小攤,基本沒有什么環境可言,產品都是一堆堆的高高壘起,幾個框幾個板拼在一起,不講成色,不講包裝,拼的就是價格。
如果追求門店的消費體驗,尤其標準化的超市連鎖,入店消費的感官體驗就非常有必要,比如產品擺放,按照色彩、大小、形狀做店內整體視覺布局,再比如溫度和商品流動及通風條件,做到盡可能延長產品的保鮮度。


 
 
細節三:商品外觀
商品外觀是促使用戶伸手選購的臨門一腳。無論是有機蔬菜還是水果,在單品包裝上都要多花些心思。
(1)單品商品在店內就已經做過嚴格挑選,干凈、整潔,再覆上保鮮膜,通過暖色調的柔和燈光照射,有色澤感;
(2)產品擺放方面,要求大小相差不大,整齊,一旦有用戶選購掉其中若干,立即有工作人員補貨,保證貨架外觀平整美觀;
(3)對于形象不佳的產品或出現部分損壞的產品,即刻處理,或低價打折,水果制成拼盤的成品包裝,包裝盒的形象也很重要。
 
選擇中侖網絡收銀系統生鮮版,可以助力生鮮門店更好的摳好細節,助力門店運營!